夜读 | 世界读书日聊下“知识付费”

发布日期:2017-04-23


如果你是因为焦虑而选择知识付费,那么,最好你先观察下自我焦虑和微妙的人际关系,而不是知识付费。



知识付费这件事,一直都围绕行业发展在分析。今天是世界读书日,让我们更接地气的回归到个人需求,重新看待知识付费这个问题。



“易观千帆”对"得到APP"的数据统计


上图显示,去年7月得到APP用户总使用时长首次超过8000万小时,在此之后,则一路下跌;从9月开始,一直长期处于2000万小时以下,为原来的1/4。


难怪罗振宇如此焦虑。在2017年的跨年演讲中,罗胖直接把“时间的朋友”改成了“时间的战场”,同时还在3月份正式停止了《罗辑思维》的更新,集中精力在“得到”上。


再来看看知乎live,虽然没有公布数据,但情况也不乐观。



用户们开始吊打知乎live,表示自己被收了“智商税”。“你在知乎上听过哪些坑爹的live”有着130万围观量。


其实,知识付费依然有其价值,只不过市场正在回归理性。知识付费的人群至少可以分为两拨:理性付费人群 VS 情绪性消费人群。


得到APP用户的时间并不是被其他知识付费的对手夺去,主要在于后者情绪性消费人群开始离场,与对手多厉害无关。


现在,我们浅析下情绪性付费人群的出现成因。


情绪性付费人群的出现,源于人际焦虑


一个人焦虑,源于各种原因,房贷、工作、健康,等等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,现代人的焦虑,实际上主要来自人际关系,而非生存压力。


我们早就摆脱了物质匮乏,但焦虑依然无处不在,所有原因都指向人际关系。


你焦虑的不是自己,而是同事、邻居过得比你好。特别是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,让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在碎片时间,一览无遗。在人际关系的对比中,焦虑感像一张交织的大网,铺天盖地而来。


毫无疑问,这类焦虑的人群非常渴望抓住些什么。


这时,罗振宇老师来了,他隔着屏幕伸出胖乎乎的大手说,“世界末日也没什么好怕的,都跟我来”,于是,人民都手握着船票,登上了知识付费的大船。



事实上,这类付费人群都是情绪性消费。他们东张西,患得患失。从得到到喜马拉雅,他们一路买买买,极度害怕一旦错过某个讲课,就会错过这一波机会。在购买的一瞬间,他们的焦虑消失了。


当然,他们曾经是勤奋上进的,每天准时收听内容,但随着时间推移,他们发现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,又开始为没能准时打开而焦虑。


对这部分焦虑人群来说,他们对于知识付费的真正看法其实是投资。通过投资获取这部分知识,以期待百倍的回报。显然,以下两点原因,会让他们最终失望。


碎片化的知识很难立即解决:具体实际问题


碎片化知识只能增进对某些事情的理解,以及获取较为初级简单的方法。但从知道到做到,还需亲自实践。


当然,不否认碎片化知识偶尔会产生帮助,只不过绝大多数碎片化知识都如同鸡汤,无法形成系统认知。


真正的学习是有系统化的学习,需要严格记住相当多的内容才能真正理解精髓,碎片内容都不是。


形成对世界的深度认知,需要时间


对事物拥有不同观点,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。积累的过程不可能被缩短,它既需要生活经验验证,又需要知识反哺,最终形成个人的看法和见解。


“一万小时天才理论” 的时间是绕不过去的,速成不了。


对于情绪性消费人群而言,他们只是把知识付费看成一条速成之路。这种非理性投资的期望越大,失望也就越大。


知识付费理性人群:真正能有收获


下面来谈谈,知识付费的理性人群。客观分析,短期看来知识付费是一件投资回报率极低的事情,它既不能解决具体问题,也不能立即形成深度认知。


而理性消费人群则能够看清楚这一点,并且抱着能听一点是一点的心态,要是自己平时太忙,错过什么也无所谓,不需要紧紧抓住每一条内容,他们对于付钱的态度也更接近于提前打赏,对于某个老师的感谢。


而这类人群反而是真正能够有所收获的人群,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焦虑自己患得患失。


对于他们来说,有没有知识付费这个风口,他们都在对自己的知识获取,始终进行着终身投资,他们从没有停止过买实体书、买kindle电子书、花钱买视频、听线下讲座、自己写笔记整理,知识付费只不过是多一个途径。


简单来讲,他们不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老师的观点,信奉不疑,而是收集不同看法观点,最后综合个人经验,形成看法。


对于他们来说,那些曾经投资获得的一堆看上去没用的知识,最后一定会在某天,真正帮他们解决某些具体问题,而他们对于世界的深度认识,也一直在持续加深。


知识付费:你想要的“得到”是什么?


所以说回知识付费,这件事并非黑即白。如果你本身就是知识付费的长期投资者,那么所有平台的知识付费都只是一个渠道,你的投资失误必然在承受范围之内。


反之,如果你很少或者从来就不进行知识投资,那么希望依靠投资这些平台提供的内容一步登天,只会让你失望,并且最终加深你的焦虑。


再回到市场环境来看,整个知识付费市场如果是一个阶段性回落状态反而是件好事,市场会自行各取所需。


如果你是因为焦虑而去选择知识付费,那么你最好先观察的是你的焦虑,检查你微妙的人际关系,而不是知识付费。


人活着都是有追求的,只不过向外求得到的只有焦虑,而向内求得到的则是无敌。


关键是,你想要“得到”什么?


参考 | 新芽NewSeed,部分重新编辑